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消化内科 > 综合症 > 白塞氏病
编号:13520475
脾升胃降理论辨治白塞病的诊疗思路(1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20年1月1日 《风湿病与关节炎》 20201
     【摘 要】 白塞病病机复杂,见证多端,迁延难愈。病位涉及脾、心、肾等脏,脾胃为病位重点。病机与虚、邪、瘀相关,三者均与脾胃有密切关系。脾胃升降失调为白塞病重要病机,调理脾胃升降为论治白塞病的重要思路。

    【关键词】 白塞病;狐惑病;脾升胃降

    白塞病(Behcet's disease,BD)是以复发性“口腔溃疡-眼炎-生殖器溃疡”三联征为典型临床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,病变可累及皮肤、黏膜、消化道、神经、关节、肺、肾等多个系统。病因尚未明确,目前认为可能与感染、遗传、自身免疫等有关[1]。本病西医尚无特效疗法,多采取对症治疗,应用激素、免疫抑制剂、生物制剂等药物控制多系统损害,且需长期甚至终生用药,疾病迁延难愈,极易复发[2]。有研究指出,很多患者即使在服药期间,仍然会有口腔溃疡等病情活动[3]。临床研究表明,中医治疗BD有显著优势,在缓解症状的同时可有效改善整体健康状态,降低疾病复发的可能[4]。笔者在临床实践及文献研究中发现,脾胃在BD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,升降失调为脾胃基本病变机理,调理脾胃升降为辨证论治BD的重中之重。

    1 BD与脾胃关系密切

    BD属中医学“狐惑病”范畴。狐,意为狐狸;惑,《说文解字》解释为一种能含沙射人的动物或一种食禾苗的害虫。“狐惑”二字生动地表现出本病起病隐匿,病处幽隐 ......
1 2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5207 字符